张庆举(研究员)
发布时间: 2024-12-27 浏览次数: 518

         张庆举,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江西省“双千计划”创新领军青年人才、江西省“青年井冈学者”。2008.9-2011.7:郑州大学和中科院上海有机所联合培养硕士,导师俞飚院士和张福义教授;2011.7-2013.3:上海有机所科研助理;2013.3-2018.10:荷兰莱顿大学博士、博士后;2018.11-至今:在江西师范大学-国家单糖化学合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作。主要开展细菌寡糖和糖缀物的绿色合成研究,用于新型合成糖疫苗和糖药物开发。近5年在ACS. Cent. Sci.; Angew. Chem. Int. Ed.; Chem. Sci. 等国际重要刊物发表论文20多篇;申请发明专利9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江西省杰出青年基金1项,江西省国际科技合作项目1项。Angew. Chem. Int. Ed., 等国际期刊特邀审稿人。

课题组网站https://cndtzx.jxnu.edu.cn/CarboSyn/dsjs/list.htm

课题组简介:合成糖课题组成立于201811月,课题组依托江西师范大学国家单糖化学合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和社会需求,以合成糖化学为核心开展以下研究:发展绿色高效的糖苷化方法,实现生物活性寡糖和糖缀物的高效合成糖疫苗和糖类药物开发,糖化学生物学。课题组现有28人,老师5位,研究生20多名,本科实习生若干名。本课题组科研经费充足、科研氛围浓厚,坚持“以人为本”。热忱欢迎有志于合成糖科学的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加入,欢迎有志于合成糖科学的博士\博士后加盟。

合成糖课题组研究方向简图

代表性论文

1 L. Duan, Q. Nie, Y. Hu, L. Wang,* K. Guo, Z. Zhou, H. Liu, T. Hansen,* J. Sun, and Q. Zhang.*  Angew. Chem. Int. Ed. 2023, e202306971.

2 Ke Xiao, Y. Hu, Y. Wan, X. Li, Q. Nie, H. Yan, L. Wang,* J. Liao, J. Sun,* J. D. C. Codee and

Q. Zhang.* Chem. Sci. 2022, 13,1600-1607.

3 Y. Wan, M. Zhou, L. Wang,* K. Hu, D. Liu, H. Liu, J. Sun, J. D. C. Codée, Q. Zhang. * Org. Lett. 2023, 25, 3611-3617.

4.   Q. Zhang, A. Gimeno, D. Santana, Z. Wang…V. Verez-Bencomo, G. A.van der Marel, J. Jimenez-Barbero, F. Chiodo, J. D. C. Codee.* ACS Cent. Sci. 20195, 1407-1416.

5.   Q. Zhang… H. S. Overkleeft, G. A. van der Marel, J. D. C. Codee,* Angew. Chem. Int. Ed. 201554, 7670-7673.

6.   Q. Zhang, J. Sun,* Y. Zhu, F. Zhang, B. Yu.* Angew. Chem. Int. Ed. 201150, 4933-4936.

代表性研究成果

1, 有机催化糖苷化方法高效制备23-二氨基-23-二脱氧稀缺糖,以及首次实现了鲍曼不动杆菌ATCC 17961脂多糖(LPS)O-抗原五糖和十糖的合成。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 是一种多种抗生素高度耐受菌,在2017WHO发布的新型抗生素研发重点病原体清单中位列首位。另外,我们发展了远端Lev保护基羰基(C=O)与还原端NHTCAN-H形成分子内氢键提高糖苷化立体选择性的方法,并通过高效的“一锅法”糖苷化实现了目标五糖和十糖的合成。该工作以为题《Stereoselective Synthesis of the O-antigen of A. baumannii ATCC 17961 Using Long-Range Levulinoyl Group Participation 》在国际顶级化学类期刊《Angew. Chem. Int. Ed.》发表(Angew. Chem. Int. Ed. 2023, e202306971.)

2, 有机催化在温和条件下通过氢键作用活化糖苷化反应目前糖苷化反应大多在强酸性条件下进行,严重限制了糖类天然产物的合成与开发。因此该团队发展了一种使用硫脲硼酸盐催化剂通过氢键作用催化糖基三氟亚胺酯给体的新型高效糖苷化策略,通过该策略有效解决了对酸碱敏感底物和酚类受体的糖苷化问题,并使用该催化剂实现了选择性对不同亚氨酯给体进行糖苷化反应,最后应用该策略实现了单一催化剂条件下对于三糖的一锅法合成,为寡糖与糖缀物的合成提供了新的选择。该工作以《Hydrogen bond activated glycosylation under mild conditions 》为题在国际顶级化学类期刊《Chemical Science》发表(Chem. Sci., 2022, 13,1600–1607.)

3,有机催化一锅接力糖苷化实现1,3-双硫代-2-氨基糖苷高效立体选择性合成,以及该方法在双硫代大肠杆菌血清组64 O-抗原合成中的应用该工作发表在国际期刊《Organic Letters》和《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Org. Lett. 2023, 25, 36113617.; Chin. J. Chem. 2023, 41, 2837-2842.

4,有机催化立体选择性构建1,2-顺式-2-氨基-2-脱氧糖苷的新方法,以及在奇异变形杆菌OE和普通变形杆菌TG103共有O-抗原全合成中的应用。变形杆菌属于肠道菌,是世界卫生组织2017年公布的对人类健康威胁最大的三种细菌病原体之一,它们的抗生素耐药性决定了当下对开发针对这些病原体疫苗的迫切需要。我们完成了奇异变形杆菌OE和普通变形杆菌TG103的共同O-抗原(三糖、六糖和九糖)的首次全合成。目标分子数据与文献报道的天然产物数据一致。随后,和江南大学尹健胡静团队合作开展了生物活性测试。研究工作发表在《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等国际期刊。Chin. J. Chem. 2023, 41, 535—543.Eur. J. Org. Chem. 2022, e202200519. Invited paper.J. Carbohydr. Chem. 2021, 40, 535-557. Invited pap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