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9日下午,华中师范大学朱成周教授和武汉大学翟月明教授应邀在方荫楼5511会议室作学术报告,报告由汪莉教授主持,许富刚教授、汤娟教授及师生代表40余人聆听了此次报告。

朱成周教授从湮灭机理和共反应机理的角度出发,系统阐述了功能性纳米颗粒材料构建的传感界面在临床诊断、食品分析及环境监测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他特别强调了原子级分散金属催化剂的独特优势,为设计新型传感界面以及深入理解原子尺度下的信号增敏机制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随后,翟月明教授详细介绍了固态纳米限域结构的构建及其在单蛋白长时间分析中的应用。通过将传统的纳米孔道过孔分析模式转变为纳米电镊束缚分析模式,制备了一种稳定高效的固态纳米电镊限域结构,并进一步构建了蛋白捕获与束缚平台,实现了对单个蛋白颗粒电泳和电渗两种束缚方式的长时间动态研究。
在互动环节中,师生们围绕微观纳米材料与生物界面化学检测分析等核心问题,与两位专家展开了深入交流。此次学术报告不仅加深了我院师生对微观界面分析化学的理解,也为未来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三审三校:胡 晔 胡晓玉 钟声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