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理工大学李春忠教授和清华大学王保国教授应邀来我院讲学
发布时间: 2018-11-08 浏览次数: 579

2018117日上午,华东理工大学李春忠教授和清华大学王保国教授应邀到学院讲学,分别做了题为《纳米材料化工:从材料多尺度结构调控到工业应用》和《电化学能源转换与储能技术研究》的精彩学术报告,本次讲座由陈祥树教授主持,我院部分教师及研究生和本科生聆听了讲座

 

李教授从结构决定性质的角度出发,介绍了将化学工程基本原理与方法应用于纳米材料制备与组装过程,提出通过调控反应微区温度和浓度场等控制材料结构的新思路。并介绍了纳米材料液相沉淀反应合成和火焰燃烧合成过程中,纳米材料结构形成、演化和控制机制,揭示了反应和传质的协同作用对材料结构和性能的调控规律,实现了多种无机纳米材料工业化及推广应用。

 

王保国教授介绍了我国重构电力能源体系的重要性。通过发展大规模电能转化与储能技术,调节与控制电力能源的生产、输送与消纳的全过程,尤其是通过能源形式之间的高效转化,实现不同能源的互联互通,是重要的电力能源技术战略方向。报告围绕课题组在全钒液流电池隔膜、电堆装备,以及电解水制氢方向的科研工作,展望未来电能转化与储存技术发展趋势。

最后,两位老师与我院师生亲切交流,深入浅出的解答了师生们的提问,并对青年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提供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

(文/图 分子筛膜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报告人简介:

李春忠:19897月本科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无机化工专业,19973月获华东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专业博士学位,199811月晋升教授20027-201511月任超细材料制备与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现为华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政协委员,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FRSC),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纳米材料化工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负责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并被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上海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十二、十三届化学科学部专家评审组成员。《Chin. J. Chem. Eng.》副主编、《Ind. Eng. Chem. Res.》和《Particuology》顾问编委。主要从事纳米材料及材料化学工程领域的研究。授权中国发明专利78项。在Energy Environ. Sci.Adv. Mater.Angew. Chem. Int. Ed.AIChE J.Chem. Eng. Sci.等期刊发表SCI论文420余篇,国内外学术会议大会和特邀报告40余次。发表论文总被引用21000余次Google ScholarESI高被引论文37篇。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200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7年度上海市技术发明一等奖,2014年度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2010年度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200920062004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以及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和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

王保国:分别于1987年、1993年在清华大学获得化学工程学士、硕士学位,2000年在日本东京大学获得工学博士学位。作为日本JST的外籍研究员,2001.72002.9在日本东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从事燃料电池和高分子膜材料研究;2007.72008.8在美国哈佛大学进行微流控技术与材料制备研究。目前主要从事膜材料和电化学工程交叉领域研究; 发展大容量蓄电储能的全钒液流电池装备,开发锌/空气电池材料与技术;研究纳米多孔膜受限空间内离子迁移机理,揭示电化学体系中材料与性能间的构效关系,构建能源转换与储能过程的材料、装备与基础理论。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申报和授权专利26项。主持和承担多项国家“863”、“973”和自然科学基金科学研究项目;兼任北京膜学会秘书长、《储能科学与技术》编委会副主任、《膜科学与技术》副主编、能源行业液流电池标委会委员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