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熊国兴研究员、德国巴登符腾堡州自然与科学研究所Xiong Xin博士应邀到我院讲学
发布时间: 2016-10-24 浏览次数: 492

 

 

20161023上午,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熊国兴研究员、德国巴登符腾堡州自然与科学研究所(NMIXiong Xin博士应邀来学院讲学,在方荫楼4513会议室分别作了题为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材料科学研究概述、“层层聚电解质涂层技术在生物技术上的应用的精彩学术报告,学院师生四十余人参加了报告会。

熊国兴研究员首先介绍了材料科学研究在能源、环境等重要领域中的重要意义,结合案例详细阐述了近年来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催化材料、无机膜材料的重要代表性研究成果的研发历程,重点介绍了甲醇制烯烃DMTO技术、合成气制乙醇、合成气直接制烯烃、无机膜分离材料的制备与膜催化反应过程研究,并勉励科研工作者和研究生从事材料科学研究要瞄准世界前沿,勇于创新、持之以恒。报告内容新颖,学术见解深刻独到,师生们受益匪浅。熊国兴研究员还与现场师生进行互动交流,就大家提出的疑问和感兴趣的问题作了详细的回复,现场学术气氛热烈浓厚。

Xiong博士以内卡河谷生物医学技术创新集群的科研模式简介了德国生物医学技术发展概况,重点阐述了他课题组近年来以层层聚电解质涂层技术在生物医学技术上的应用案例,以冠状动脉支架表面功能化为例介绍纳米涂层的制备与应用,以及类似涂层技术在表面改性医学应用案例;此外,还介绍了德国科技部生物技术2020+专项中涂层与微囊在酶固定化的应用。报告会结束后,Xiong博士研究员还与现场师生进行互动交流,就大家提出的疑问和出国德国留学等事宜作了详细的回复。整个报告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附:

熊国兴,196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化学系,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主要从事物理化学研究,在无机膜材料、催化剂新材料及其制备新技术、催化材料表面物化和低碳烷烃转化等研究方面发表论文300余篇,国际与国内学术会议上发表报告200余篇。科研成果先后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1986年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1997年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特等奖,2006年辽宁省自然科学一等奖和2015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9871997年任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自1995年与1999年起,分别担任历届国际无机膜会议(ICIM)和膜反应器中催化国际会议(ICCMR)的国际科学委员会委员,2002年任第七届ICIM主席和第五届ICCMR主席。

Xiong Xin博士,先后于德国斯图加特大学获硕士学位,弗朗霍夫学会斯图加特界面与生物技术研究所获博士学位。2008年至20113月,先后在斯图加特大学、马格德堡大学医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14月起加入德国巴登符腾堡州自然与科学研究所(NMI),2014年起担任生物医学材料组组长(自2016年更名为生物功能化表面课题组)、研究员,主要研究兴趣为生物医学材料技术、生物医学化学涂层与微囊材料研究。在主流期刊上已发表学术论文(论著、专利)15篇,2012年起担任南京工业大学兼职教授,2015年起担任罗伊特灵根技术大学客座教授。先后主持德国科技部“2020+战略专项”子课题1项、德国科技部与工业企业联合技术项目4项,总经费近350万欧元。自2012年起担任中德两国生物技术合作项目主管科学家。